一是做好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。认真研究编制聊城市交通运输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、聊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规划、聊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等发展规划。二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。加快推进德商高速建设,力争聊城至范县段国庆节前建成通车,聊城至夏津段年底前建成通车。加快推进青兰高速东阿至鲁冀界、莘县至南乐高速公路建设。加快徒骇河航道开发前期工作,力争将徒骇河航道开发、高唐至东阿高速列入省“十三五”规划,主动配合部、省做好京杭运河项目前期工作研究,积极做好聊城黄河公路大桥项目投资人招标,推动前期工作开展。加快推进徒骇河滨河大道南段项目建设,全面完成道路及景观绿化工程,启动四河头景区设计及建设工作。三是抓好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。干线公路方面,加快开展招投标、材料采备等各项准备工作,尽快开工省道322高临线、324齐南线等路段大修工程,加快推进国道308、105改建和省道710、258大修等各项前期工作,力争尽快实施。农村公路方面,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,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,抓好第二批村级公路网化工程验收。同时,深入开展“畅安舒美山东路”创建工作,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,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。四是加快道路运输业转型升级。全面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,进一步扩大农村客运覆盖和服务范围。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、城市公交换乘枢纽建设,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。抓好政策引导,大力加强交通物流及场站设施建设,突出抓好运力、运输组织和经营结构调整,加快推进客运集约化和货运公司化改造,加大厢式货车、集装箱车辆发展力度,加快发展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。继续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,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部门战略合作,加大电动、油电混合、天然气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使用力度,全面完成营运黄标车淘汰任务。五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。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,中心城区计划更新节能环保公交车150辆、新增50辆,新开辟公交线路2条、优化调整6条、加密5条。加快交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,完善优化“12345”市长公开电话二级平台、“12328”交通服务监督电话管理流程,确保及时接受、处置、反馈群众咨询投诉。认真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“绿色通道”、夏秋季跨区作业农业机械免收通行费、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等惠民政策。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,加大运力投入,科学指挥调度,做好国家重大节日和重点时段物资运输保障。六是确保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。牢固树立“底线”思维和“红线”思维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。继续深入开展“平安交通”、“打非治违”等活动,切实抓好“两客一危”、水上运输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安全监管,强化安全事故易发路段、特大桥梁、危桥的现场管理和科学整治。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,加快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体系,推进暗访暗查工作常态化,强化隐患整改、督办和落实,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,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。加快推进应急处置体系建设,逐步实现交通重点业务领域应急监管全覆盖,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七是依法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。依法全面履行部门职责,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。深入推进基层执法站所“三基三化”建设,全面完成执法形象“四统一”工作。加强道路运输和水上运输管理,抓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,从服务质量、信誉考核、从业资格管理等方面着手,健全完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,切实解决好出租、驾培、维修等运输管理中的突出问题。根据实际情况,组织开展一次为期1—3个月的集中治超、打击“黑车”活动,其余时间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为期3—5天的集中整治活动,全面建立起长效治理机制。全面加强交通行政执法监督,严格规范交通执法行为,完善执法程序,坚决纠正不作为、乱作为、趋利执法等突出问题。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,从设计、施工、监理、质监等各个环节入手,严格管理,严格把关,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,努力建设高质量的精品工程。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,深入推进节能减排,扎实做好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工作。八是深入开展行业文明创建活动。深入开展文明单位、青年文明号等群众性创建活动,争创更多的国家级荣誉称号,进一步提高行业文明程度。大力推进交通文化建设,增强行业文化软实力。积极推进职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,努力打造诚信交通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职能,深入开展建功立业活动,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,使之在文明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。加大宣传工作力度,把握正确舆论方向,充分利用媒体平台,回应社会关注热点,传播交通好声音,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。九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。牢固树立“廉政责任重于泰山”思想,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。认真抓好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廉洁从政教育,建立健全工程建设、招标投标、资金管理、行政审批、行政执法、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制度,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,建立作风建设监督检查长效机制,加大执纪问责力度。十是全面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。加强交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、组织、作风建设,着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、群众工作能力、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,领导和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,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好、精神面貌好、服务意识强的交通干部职工队伍。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